拿烧火棍登场的歼11,一路逆袭世界顶尖三代半,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歼8 歼11 拿烧火棍登场的歼11,一路逆袭世界顶尖三代半,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拿烧火棍登场的歼11,一路逆袭世界顶尖三代半,电影都不敢这么拍

2023-10-04 10: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前言:

上世纪80年代末,世界空军全面进入三代机时代,美国甚至已经展开F-22为代表的第四代战斗机的研制工作。反观同为空军大国的中国,虽然在当时面临着空前的防空压力,但作为国土防空主力的空军战斗机部队却十分拉胯。最先进的战斗机是被笑称“歼-7放大版”的歼-8战斗机,且数量十分稀少。中国空军飞行员不得不驾驶旧(性能落后)而新(生产日期新)的歼-6,甚至是歼-5保卫祖国的领空。

在此期间,中国也曾到西方国家寻求购买先进战斗机,却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与之失之交臂。然而“西方不亮东方亮”,“北极熊”的轰然消失,让中国获得了顶尖的第三代重型双发战斗机苏-27。不过初期的苏-27性能并不完美,却在中国“苏霍伊”沈飞的手里获得重生,一路开挂逆袭,其经历堪称电影不敢这么拍,爽文也不敢这么写......。

苏-27国产化歼-11的艰辛历程

1990年中国购买的首批8架苏-27SK和4架苏-27UBK到货后,给中国空军带来了巨大的震撼。中国军事装备专家赵泽龙曾经在回忆录中写道:“苏-27SK 歼击机震惊了我们的军人,我国空军现役歼-6 和歼-7歼击机不具备全天候作战能力,当我们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第三代战机。”然而区区24架直接购买没办法满足中国国土防空需求,因此中国随即展开了后续引进生产许可证的生产。刚开始俄罗斯并不想卖,但在中国的坚持要求下——如果不卖那么苏-27购买数量将不会超过48架,俄罗斯也不得不同意。

1996年,中俄签下25亿美元的合同,俄罗斯允许中国在沈飞组装200架苏-27,第一批为105架,第二批为95架。俄罗斯人的动作很快,从1996年~1998年,俄方先后通过运输机向沈飞空运了6架-苏27飞机相关资料。沈飞也立即成立了“十一号工程”图样资料领导小组和技术资料接收小组。由于当时俄罗斯国家还处在“休克疗法”的混乱当中,加上苏霍伊设计局与共青城飞机制造厂在分工和利益分配上的衔接问题,导致俄方提供的苏-27资料质量比较差。比如飞机设计资料与工艺资料存在大量错误和不匹配。此外资料引用文件不全、外购成品汇总表与总合同附件不一致等也是常见问题。

为了早日建成和打通生产线,1997年3月底至4月初,中俄双方又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谈判,并签订了补充合同书。依据合同,沈飞于1998年9月、10月、11月分别接受了3批26名苏霍伊专家的国内技术培训,涉及飞机总体、气动、结构、强度、发动机和功能系统、无线电电子设备、地面保障设备等。这些培训帮助沈飞工程师们吃透了苏-27SK的基本原理和生产工序,此外先后有100多名苏霍伊专家来华参加歼-11的量产工作。

1998年上半年,沈飞开始组织生产首批2架歼-11,所有的零部件都是从俄罗斯发来的。其实首架歼-11在1997年就组装完成,但经过地面滑跑试飞后不得不拆开重新组装,原因是质量不过关。此后,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参与到歼-11的量产工作当中,高标准的生产规格也被坚定不移的贯彻下来,歼-11工程逐步走上正轨,到1999年就达到了年产15架的水平,2002年中国已经组装了48架歼-11,2003年又组装出同样数量的战机。

背负巨大责任的歼-11却表现不佳

早批次的歼-11和苏-27SK几乎没差别,除了换成中文标识以外,最初生产的歼-11在座舱左侧右上方安装了一个GPS显示器,后来生产的歼-11开始安装多功能显示器,将GPS的导航界面一并集成,此外国产歼-11机身还加装了编队灯。截至2004年,俄罗斯按照合同交付了全部105架歼-11的零部件,但出人意料的是,沈飞宣布放弃第二批歼-11的组装生产工作。

沈飞的决定令俄国人感到疑惑不解,实际上由于苏-27存在着“打从娘胎里带出来的毛病”,早期生产的两批次歼-11经过高强度的训练使用,使得中国空军很快发现苏-27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毛病。比如由于机体强度不够,导致战机跨音速状态下最大过载不足,还影响了武器挂载和内油携带量;机体材料落后导致雷达反射截面巨大,还存在机体过重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歼-11还在使用过N001“倒卡”电子管雷达,重达1吨但性能十分有限,用途十分单一同时还不兼容中国自主研发的“霹雳-8”“霹雳-12”空空导弹等自制武器。更别说配套的超视距空空导弹R-27由于脱靶问题严重,被称为“空中烧火棍”了。

而在国内外的演习当中,歼-11的表现也十分低迷。在中泰空军联合演习当中,歼-11在“超视距作战”环节大比分输给了轻型战斗机“鹰狮”,虽然在近距格斗环节抢回一些点数,不过最终还是负于“鹰狮”。不仅不如“鹰狮”,在和巴基斯坦空军的演习当中,拥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巴空军仅用歼-7P,在地面雷达站的帮助下就与歼-11战平。在国内的跨机种演习中,该机对歼-7E的拦截成功概率明显不尽人意,更不用说和后来服役的歼-10在争夺“金头盔”“天鹰杯”等赛事时落尽下风。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歼-11装备的“倒卡”雷达“帮了大忙”,其性能水平仅相当于上世纪80年代初的水平,在20年后已经显得十分落后。

凤凰涅磐重生的歼-11B

中国一方面将问题反馈至苏霍伊,另一方面开始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对歼-11进行改进和全面国产化工作。1999年10月,沈阳召开了苏-27国产化方案的评审会。2000年8月,苏-27国产化技术方案评审会和成品协调会在沈阳召开。在国产论证之初,歼-11飞机首先解决电子设备与中国地面设备体制兼容,其次是武器弹药的自主供应问题,再然后是人机界面的汉化工作,最后是地面保障设备的国产化。

可以说,歼-11B的研制生产工作,并不亚于研制一架全新的飞机。俄罗斯虽然向中国提供了苏-27SK的生产资料,但有关飞机的原始设计资料,俄方均严格控制,对必须提供的资料也做了简化处理。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采用了和吃透“米格-21”生产歼-8相同的路子,开始有计划的全面开展对苏-27的技术摸透工作,主要包括飞机总体布局及中心的研究分析,利用飞机理论图建立几何外形数学模型,收集整理许可证资料中的气动力数据,建立气动力数据库的框架,设计并加工全机高速、低速和进气道风洞试验,以及对飞机强度设计规范和准则进行研究分析,还直接建造了1架编号0016架飞机的静力试验机。

此后歼-11在综合航电系统、电子雷达、机体结构、机体材料、武器系统等方面进展神速,仅用了7年时间就研制成功了歼-11B战斗机。2008年首批技术升级的歼-11B战斗机列装部队。其采用了国内最好的1493型全数字PD雷达,其可探测到150千米外的RCS为5㎡的目标,并同时跟踪20个目标,并对其中的6个目标发动攻击。

歼-11B综合航电系统采用了3块大面积显示屏和衍射平显,头盔也换装了全数字国产瞄准头盔,机体材料大面积采用了碳纤维复合材料,表面蒙皮也换成复合材料,不仅提高了机体强度,雷达隐身能力从RCS15㎡下降3倍为5㎡。在武器方面,歼-11B可以使用国产的“霹雳-8B”“霹雳-12”空空导弹,还能投掷国产的精确弹药,包括反舰导弹等武器,因此歼-11B是国内第一款多用途战斗机。不过为了缩短设计周期,早期的歼-11B仍然沿用了四余度模拟式电传系统。自歼-11BS出现后,歼-11B系列战斗机就用上了全数字电传系统,使得歼-11的机动性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可以说,歼-11B的工作进展总体是比较顺利的,反倒是“换装国产心”进程坎坷,不断出现“身体排异反应”。早期的WS-10存在寿命较短,可靠性差的问题。直到2005年前后,改进后的WS-10A得到了很大的优化,最大推力从110千牛提升至122.5千牛,但使用寿命仍然不尽人意。2006年,沈飞拿出3架歼-11B工程样机,其中1~2架采用了国产发动机,并计划于次年量产。由于上述问题,这个计划在2010年前后不得不放弃,在建的歼-11B不得不转用AL-31F。

歼-11B生产速度受到发动机的严重制约,2010年左右的歼-11B和歼-11BS的年产数量仅有24架,约1个航空团的数量,这些飞机平均分配给了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2011年,中国再向俄罗斯签订了购买123台AL-31F发动机的合同,这也是中国向俄罗斯“礼炮中心”签订的最后一笔该发动机的订单。此后中国的WS-10A发动机日臻成熟,歼-11B开始换装国产发动机。

从惨遭“吊打”到崭露锋芒,歼-11B开启逆袭之路。

从里到外焕然一新的歼-11B,扭转了歼-11系列战斗机电子设备落后的局面,尤其是1493型雷达,几乎达到这种雷达的最高水平,已经可以媲美无源相控阵雷达。如果按照一般电影剧本往下走下去,这样水平的歼-11B在歼-20未服役前,完全应该是国内空战水平最高的战斗机,然而事实却让人大跌眼镜。装备歼-11B的部队在2011年首届“金头盔”的竞赛中,竟然遭到了“落后”的苏-27SK与歼-11的“吊打”,被“击落”166次,以大比分落败。

难道歼-11B拿到的“剧本”不对? 歼-11B的确是当时国内现役战斗机当中的最强者,使用该机的也是当时堪称精锐的空1师下属航空团,人机都堪称一时之选。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还是因为训练方法不对,导致部队没有形成完全战斗力。根据军报披露,该单位以前装备的是歼-8F战斗机。虽然歼-8F是一种改进比较彻底的二代机,但是训练方法、作战方法和三代机仍然有巨大的差别。该单位虽然换装了歼-11B,却还在按照使用歼-8F的办法飞,那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后来,歼-11B团 总结经验教训,开始奋起直追。此后歼-11B成为“金头盔”“天鹰杯”赛事中多次勇夺冠军。其中曾经有一名“金头盔”驾驶着歼-11B战斗机在小组对抗赛中打出了两个64:0的战绩,在决赛阶段单机摆脱31枚导弹,真正做到了“人机合一”。如今,随着歼-16、歼-10C、歼-20战机的陆续服役,歼-11B早已不是解放军序列中最先进的战机,但歼-11B仍然能够多次勇夺“金头盔”、“天鹰杯”团体赛等冠军,证明了歼-11B的实力。

歼-11BG横空出世,一跃成为全球顶尖三代半

由于训练、使用强度过高,初期的苏-27SK和部分歼-11已经开始退役,反而是从2007年开始生产的歼-11B机体较新,还拥有很长寿命。在全球三代机普遍实现雷达相控阵化浪潮的今天,歼-11B也没有止步不前,而是开始新一轮的升级改造。新推出的歼-11BG型战斗机改进了航电系统,更新了“玻璃座舱”,采用了相控阵雷达,雷达性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可以使用“霹雳-15”超远程空空导弹以及各种精确制导武器,还增加了对隐身战斗机的探测距离和发现能力。除此之外,发动机也换装推力更高的WS-10B型发动机,在机动性和作战半径等方面又有了新的变化。

总结:

可以说,经过改进的歼-11BG型战斗机已经具有和美国的F-15EX、法国“阵风”、欧洲联合战斗机“台风”、苏-35等三代半战斗机同等的战斗力。回首歼-11B的向上之路,可谓是铺满了荆棘与挫折,幸好在中国科研人员和飞行员的共同努力,上演了一出逆袭之路。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来说,像极了我们爱看的爽文小说。如今的歼-11BG,仍然是中国空军“攻防兼备”中的主力中坚,继续翱翔在祖国的天空默默守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